×
编者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开放式的企业家高峰论坛成为了第十届变频器行业企业家论坛最接地气的一个环节。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领导、企业代表、专家和学者带来的精彩丰富报告,引发了会场嘉宾哪些共鸣?"融合与超越"是本次论坛的主题,"融合"本身是一个定义非常丰富的词汇,一百家企业或许会有一百种"融合"的方式。外在环境依旧不太乐观,大家对未来又是如何畅想,怎样超越现在呢?拨开外在的表象,挖掘更深的内涵,就这些问题,五位企业家代表诚恳地阐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
本刊编辑特别将这个讨论环节整理成文,与大家一起共享。
参与嘉宾:
西门子中国工业业务领域驱动技术集团大型传动部产品经理 张登山先生
三菱电机半导体中国区 总经理 谷口丰聪先生
三菱电机半导体中国区应用技术部 部长 宋高升先生(负责谷口丰聪先生演讲内容翻译)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拓展服务部 总经理 李昕先生
深圳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建方先生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洪英杰先生
主持人:
《变频器世界》副总编 毛国锋先生
主持人:本次论坛主题演讲部分我们设计了4个板块,分别是政策、技术、产业和资本市场,涉及内容从材料、器件到产品和行业应用都非常齐全。各位嘉宾都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多年来对行业发展也是感受颇深。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认为哪个环节或者议题和自身的企业最为密切?还有哪些需求?
谷口丰聪先生:从三电平报告中获益良多,未来将研发更多关于三电平应用方面的新产品。
今天的报告非常精彩,我对技术方面的报告甚为关注,有幸看到了很多关于三电平的报告。从变频器的效率来说,大家都知道三电平的效率高于两电平。据我了解,对于三电平的发展和应用,用户还是比较担心成本以及装置可靠性的问题。因此,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关于三电平变频器应用的解决方案,这样对三电平变频器推广会有好处。
另外,从三菱电机需求的角度来说,我们能从这个论坛获得很多产业信息,跟进市场需求。未来,我们也会研发一些关于三电平应用方面的新产品为市场服务。
洪英杰先生:电力电子是最有活力和魅力的产业,企业之间应该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我想谈两方面:第一、我对技术还是很感兴趣,第二、更关心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走向。大家知道,现在我们的产能严重过剩,作为企业,我们需要知道下一步的方向是在哪里?不过很幸运,今年比去年形势好很多,这些对我们是很大的利好,我依然认为电力电子是最有活力和魅力的产业。
另外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是:企业之间应该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我们现在更多是竞争关系,忘记还有合作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在黄昏和黑暗中行走,合作的空间其实在白天,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还有白天。
王建方先生:公司虽然还很小,但希望未来给我们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满足。
这次会议给我带来的感受也非常深刻,中国的电机节能市场非常巨大,大家都说产能过剩,究竟是什么导致产能过剩?我们用了很多低端的设备,耗能很大。因此,要想把能耗降低,这为国内低端的产业带来了升级转型的巨大机会。电机想提高效率,离不开驱动。所以,这是一块很诱人的市场。鉴于此,我们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更多解决方案给客户。我们也了解到国外许多新的技术在开发之中,这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方向。麦格米特公司虽然还很小,但我们希望未来给我们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满足。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坚持的梦想,把西门子当做我们心中的目标,一个学习的对象。这次会议非常好,我们以后会经常来参加。
李昕先生: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国内厂商了解和学习这些高端行业。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论坛,听了那么多份报告,有两个很大的收获。第一、周教授关于电梯行业报告中提到的责任。大家知道汇川有个子公司叫做默纳克,在电梯行业是率先推广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在推广过程中,汇川对业界有两个重大贡献:一是打破了过去国外厂商在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方面的垄断,汇川推出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后,将过去复杂的编程变成了现在简单的参数调试,带动了国内、民族的变频器厂商崛起。另外就是对产业效率的提升,过去一个熟练的电梯工一天只能调试两套电梯柜,有了一体化控制器后,一天可以调试二十套,这是飞跃性的进步。
第二,我感兴趣的是施教授讲的船舶行业。汇川定位是面向中高端制造业,也一直不断向高端行业探索。我们非常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国内厂商了解和学习这些高端行业,让我们能够开发出满足这些行业需求的变频器等产品,从而提高国产变频器的市场份额。
张登山先生:全集成驱动系统概念非常符合工业4.0,西门子也是积极参与了这个概念的构架。
刚才有专家谈到工业4.0的概念,我想谈谈这方面的一些信息。十年前,西门子提出了一个比较领先的概念TIA,全集成自动化。今天我们又提出更新的概念--全集成驱动系统,这个可以和工业化4.0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怎么理解呢?全集成驱动系统可以分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是由联轴器和减速器到电机和变频器沿能源流的横向集成,西门子有丰富的产品线,高低压变频器,电机、减速机等等,把它们集成在一起,叫做横向集成;第二是纵向集成,是指工业生产流程控制架构中自动化金字塔内部的纵向集成,这是传统TIA全集成自动化概念;第三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横向集成可以提高机器的生产率、产品的质量以及机器的效率,垂直集成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生产率、生产及生产流程的灵活性和透明性,并为安全性、可维护性和环境保护提供额外的优势。全集成驱动系统概念非常符合工业4.0,西门子也是积极参与了这个概念的构架。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大家从各自实际的角度出发谈了对此次论坛的收获和感受。我们此次论坛主题中有提到"融合",融合有很多个层面,比如汇川,从最初只做单品变频器到后来推出了电梯一体机,PLC、伺服以及电动汽车的控制器等等,这也是一种融合。对于器件厂商来说,融合也有很重要的意义,三菱电机又是如何理解?就这个话题,请李总和谷口丰聪先生谈谈各自观点。
李昕先生:产品线、产业链的融合。
在2008年之前,汇川只做变频器。后来,我们发现大多数用户会有这样的需求:不仅仅是驱动器,还希望提供控制和显示等产品,就是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随着产业的发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汇川顺应着大势,先后开发出自己的PLC、伺服以及触摸屏等产品,同时也延伸到新能源领域,推出了光伏逆变器以及电动汽车驱动器。在很多系统中,我们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大家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外在的标准系统,其实里面融合了汇川对行业,对工艺的特殊理解。
众所周知,汇川最具有特色的产品是针对细分行业的专机。在推出了综合产品之后,我们也需要学习像西门子、施耐德、台达。作为一个国产品牌,卖通用产品比较困难,相信在座的各位国产品牌厂商都能理解。卖通用产品,品牌非常重要,而品牌的建立需要时间。汇川虽然经历了十年的奋斗,但在很多客户端中,品牌肯定还不够过硬,所以我们在做通用产品的时候也是遇到了新的挑战。
谷口丰聪先生:融合就是英文cooperation,即合作。
三菱电机半导体作为一个工业器件厂商,对于融合的理解就是英文cooperation,即合作。这个合作包括我们和上下游厂商以及各个客户的合作。作为工业器件的生产商,我们需要知道客户的应用才会生产这个器件,所以器件来自客户的需求。此外,正如我们上午所说,三菱电机已经在安徽合肥建立了功率模块的工厂,我们有生产线、测试线,已经迈开了在中国生产的第一步,将来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我们应该还会在中国做研发。目的是希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来对客户进行响应和服务。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也会将一些技术和日本工厂之间进行沟通,提供这些技术资源的共享。所以我们对融合的两个理解就是:希望我们的产品是来自客户应用要求;另外,将来在中国做研发和生产,通过和中国客户之间合作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客户满意度。
主持人:感谢谷口丰聪先生,即便是一个器件厂商对融合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从现在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整个经济形势还不是很乐观,那么宏观经济对我们这个产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如何来应对?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展望,谢谢。
谷口丰聪先生:不要再以发展浪费的资源为代价;对于经济复苏的期待,还是要靠技术上的原创和革新。
中国不是一个孤岛,是全球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经济形势并不是中国不好,而是全球都不好。我对中国经济恢复是有信心,不过从GDP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要做浪费性的投资,不能发展资源浪费的GDP,我认为中国的高铁就有浪费的投资。如果将来中国GDP的增加不是以消费过多的能源为代价,那将是一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情。
对于经济复苏的期待,我认为还是要靠技术上的原创和革新。日本的一些变频器厂商,正是通过一步一步的技术革新,来实现升级和腾飞,中国也应如此。我希望中国的变频器厂商不要只打价格战,要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比如说三菱电机和客户之间的合作,不是做一笔生意就结束,我们希望客户能够看中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并建立长久的合作。
洪英杰先生:未来10~20年,电动汽车、光伏等行业所需要的电力电子将远远超过了如今工业变频器的需求。
我想谈谈最近看到的一些数据:第一、目前中国发电机装机容量是1000GW,即10亿kW,中国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的有四千万辆,如果一辆汽车(很普通的一辆车)按50kW的发动机功率来计算,四千万辆需要2000GW。这意味着二十年后,这些汽车全部电动化的装机容量是现在发电机装机容量的两倍。第二,去年整个变频器功率总和好像是70GW,今年光伏装机要达到10GW。再过十年,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总和将与变频器相当,甚至会超过这个数字。风力发电的高峰已过去,现在恢复到一个平稳状态,风力发电现在一年的装机好像也已经达到工业变频器市场一半。
十五年前,电力电子是干什么?好像就是工业马达的电气传动,但是今天在非马达传动之外的电力电子应用远远超过了马达传动。今天我们是很困难,但是未来10~20年,电动汽车、光伏等行业所需要的电力电子将远远超过了如今工业变频器的需求。虽然这是后天的事情,但我觉得后天真的很美,尽管今天和明天可能稍微困难一点,我们现在应该一起来看到这份希望,这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事情,谢谢大家。
王建方先生:用核心技术做到差异化,来赢取未来。
十年前中国GDP能耗更高,经过十年的发展虽然降下来了,但和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认为对于我们新来者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前两天,国务院把节能环保作为中国的一个新支柱产业发展可以看出,国家的思路在转变,不再是一味的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这本身就违背经济的发展。这个调整为我们自身有研发能力的公司带来了新机遇。
从最近的一些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电类的产品包括空调、电视机、洗衣机都谈提高能效指标,升级,淘汰老的产品,节能环保开始进入到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视更应提高。正因如此,也为我们行业带来了更巨大机会。在座的各位嘉宾,应该都明白,大家要想好好的生存,要做差异化的产品而不是做同质化的竞争,这才是出路。麦格米特驱动现在的定位就是做差异化,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做到差异化,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机会,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好。
李昕先生:产业的车轮一定停不下来,会滚滚向前发展,国内企业要踏踏实实的做事,抗拒诱惑。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谈三点:第一、受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2012年以来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国内自动化产业同样也是比较低迷,但我希望在座各位尤其是像汇川这样的国产厂商要看到机会,因为汇川看到更多的是机会,为什么?因为国内那么多厂家都只占到3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余都被国外品牌占有。当经济比较低迷时,我相信有一些企业会考虑到自己的生存,一定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我们能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一定会有机会替代国外的产品。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因为还有70%的蛋糕是我们可以争夺。
第二、要对我们的产业要有信心,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节能减排都被提及,国家一定会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的企业,应该说我们是赶上了好时代。从2003年一直到今天,过去10年中国经济快速腾飞,我们有全球第一的港机制造商振华港机、全球第一的注塑机企业宁波海天,全球里程最长最快的高铁,所以我们产业的车轮一定停不下来,会滚滚向前发展,大家对这个产业一定要有信心。
第三、我希望在座的国内企业能够像汇川,踏踏实实的做事,抗拒诱惑。我们谈的是一个产业而不是一家企业。这个产业如果只有一两家企业一枝独秀,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产业,我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成长起来,这样才能让中国的制造业客户享受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能够和国外的企业去竞争,如果他们能在竞争中取胜我们产业才能有健康的发展。
张登山先生:国家城镇化的进程给变频器这个行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国家政策城镇化为变频器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城市发展需要用电,智能电网、建大楼需要塔机都会用到变频器,城市轨道交通的逆变器,楼宇里面的恒压供水、城市的污水处理、电动汽车、北方冬天的城市供热等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变频器。所以我认为,国家城镇化的进程给变频器行业提供更多机会。
主持人:感谢各位企业家分享的观点,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折射出一个共性,就是对变频器产业前景还是很有信心,各位嘉宾也给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今天很多的企业还是比较艰难的,但如果坚持下去,走融合创新之路,在竞争中合作,超越自我,后天会很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企业家精彩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