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加大IGBT等核心部件研发!

发布日期:2020-09-25 09:05浏览次数:33955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加快主轴承、IGBT、控制系统、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等核心技术部件研发。
 
  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进一步影响了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性,美国通过限制核心技术和芯片出口,试图压制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从中兴事件,到华为孟晚舟扣押,美国步步紧逼,不仅限制了华为使用美国企业的芯片,同时还禁止全球代工厂为华为生产芯片。
 
  “卡脖子”格局如何打破?
 
  反观华为”断芯“的背后,技术落后容易受人牵制,只有自主研发才能打破“卡脖子”问题,美国科技领域在世界领先,尤其高端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先进材料加工、光刻技术等等。此次意见的发布,表明了政策对产业的大力支持,攻克核心技术,自强发展。
 
  此次意见提出要加快主轴承、IGBT、控制系统、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等核心技术部件研发。其中,IGBT是一种电力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新能源、家电等多个行业,是变频器、风电变流、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电控等产品的核心部件。
 
  目前,国内IGBT大部分依赖进口,虽然国产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但仍然无法与外来品牌相比,市场占用率不足。
 
  虽然国内技术落后于国外,但全球一半的IGBT市场在中国,将成为本土厂商成长的最好驱动力。而近年来,政策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并带动了资本市场,各方开始大力投资半导体。本土企业除了有可能在技术追上国际水平之外,在成本方面也是一个优势发力点。此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突破发展,很有可能是本土厂实现超车的弯道。
 
  国内厂商发起猛烈追赶!
 
  其实,近年国内IGBT厂商没有停止过追赶,例如比亚迪已经将半导体公司拆分开来,比亚迪半导体研发的车规级IGBT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水平,在汽车领域市场占比20%左右,仅次于排在全球第一的英飞凌。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了IGBT的设计、研发、制造及服务,已经成为领先的半导体IDM企业。
 
  今年5月份,比亚迪半导体成功引入19亿元战略投资,随后不久又增资8亿元,两轮资融资共27亿元,引入了超过30家机构,目前公司估值已经超过百亿,离冲击上市又近了一步。
 
  未来几年,本土厂商有很大的机会,随着国内用户对本土产品的认可,逐步使用国产IGBT代替进口,国产功率半导体产业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根据国内IGBT的龙头斯达半导体的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16亿元,同期增长1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67.11万元,同期增长25.3%。
 
  目前斯达半导体的IGBT产品已经超过600种,电压级别涵盖100V~3300V,主要用于变频器、逆变焊机和UPS等产品,用户包括有英威腾、汇川技术、欧瑞传动、上海电驱动等。实际上,斯达半导体IGBT产品在2016年销量就挤进了全球前十,而2018年上升到第八位。
 
  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出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国内IGBT厂商正在迎来发展良机,纷纷加快布局功率半导体产业。今年7月份,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计划建汽车用750V精细沟槽IGBT芯片试制项目,内容包括基于已有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和模块封装线,开展750V精细沟槽栅IGBT芯片的技术开发,该项目己通过备案批复,总投资600万元。
 
  自2008年收购英国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75%股权,中车时代电气就掌握IGBT芯片技术研发、模块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并在2014年投产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目前,中车时代电气完成了从650伏到6500伏IGBT芯片研发,尤其在高压IGBT芯片制造技术上实现了超越。
 
  随着新能源电力的发展以及汽车电气化演进,国内IGBT的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而留给本土厂商的空间十分巨大。上半年,赛晶电力电子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9.6%,扣非利润为7723万元,同比增长52.5%。公司在输变电领域投资力度加强,多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取得良好进展。
 
  值得注意,赛晶电力电子在2019年上半年启动了IGBT研发项目,而今年6月份位于嘉兴市的赛晶IGBT功率半导体项目正式开工,其中一期项目占地34亩,规划建设2条IGBT芯片背面工艺生产线、5条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达200万件高品质IGBT模块产品。
 
  综上所述,国产IGBT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长期拉力赛。相信在政策、市场和资本的推动下,陆续会有更多厂商进入,从上游材料到晶圆生产,再到IGBT的设计、制造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正在形成。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厂商,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中科君芯、宏微科技、无锡新洁能等,那么,国产IGBT将有望乘风破浪。